农作物病虫情报
第 12 期
无棣县植保站 E-mail:wdzbz@126.com 2023年7月31日
秋季粮食作物病虫害综合预报
我县秋季粮食作物主要病虫害是三代粘虫、三代玉米螟、草地贪夜蛾、玉米穗虫(玉米螟、棉铃虫、粘虫、桃蛀螟、秋毛虫等),其次为玉米叶斑病(大、小叶斑病,弯孢菌叶斑病、褐斑病)、玉米顶腐病、玉米蚜虫、红蜘蛛,主要天敌有瓢虫类、赤眼蜂、食蚜蝇等。
预计今年秋季粮食作物病虫害总的发生趋势为中等偏轻发生。其中三代玉米螟中等偏轻发生;三代粘虫为小发生;玉米穗虫中等偏轻发生;玉米大小叶斑病为小发生;玉米弯孢菌叶斑病、褐斑病为中等偏轻发生;玉米顶腐病个别地块中等发生,玉米蚜虫为小发生。密切关注草地贪夜蛾发生动态,8月份发生几率较大。
预报依据:
1、虫源基数:据县植保站7月27日-31日调查,二代玉米螟被害株率平均3%,棉花平均百株有棉铃虫0.3头,玉米田平均百株有棉铃虫0.5头。
2、三代粘虫、草地贪夜蛾受外来虫源影响大。7月27日-31日未查到粘虫、草地贪夜蛾。近期我县降水偏多,气温较高,田间小气候对其发生有利。鉴于其具有远距离迁飞和集中暴发为害特点,应提高警惕,加强监测,及时发现及时防治以免造成大的损失。
3、玉米锈病:小发生,部分地块有中度流行的可能。该病主要受南方菌源及台风等大气环流的影响,如条件适宜,我县夏玉米部分感病品种存在流行为害的风险。
4、栽培条件:我县种植的玉米品种多不抗叶斑病,利于该病发生。
5、气象因素:据气象部门预报,8月份平均气温偏高;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偏多,总体气象条件利于病虫害发生。
6、天敌因素:田间天敌数量少,对虫害控制作用不大。
7、棉田后期早衰,棉铃虫分散危害,导致棉铃虫转移产卵,我县玉米面积大,有利于棉铃虫在玉米田危害。
防治指标:
三代粘 虫:玉米田百株幼虫120头
玉米穗 虫:百穗虫量40头
三代玉米螟:被害株率10%
玉米叶斑病:病叶率15%
玉米红蜘蛛:单株三叶头数100头
防治措施:
本着农药“减量控害”的原则,指导农民科学防治,避免盲目用药,有条件的的采取释放天敌、使用杀虫灯、生物农药等措施控制,减少化学农药用量。
1、防治三代粘虫、草地贪夜蛾、玉米穗虫:于幼虫3龄前选用20%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克/亩或2.5%氯氟氰菊酯25-35毫升/亩或5%甲维盐30-40毫升/亩,或10%甲维盐·虫酰肼8-10毫升/亩喷雾。
2、防治玉米叶斑病:250克/升吡唑醚菌酯悬浮剂30-40毫升或17%唑醚·氟环唑悬浮剂45-60克喷雾或70%代森锰锌60-80克/亩于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雾。
3、防治玉米顶腐病:72%农用链霉素5-6克/亩加70%甲基硫菌灵50-60克/亩、50%多菌灵50-60克/亩任选一种于发病前喷雾。
4、防治红蜘蛛:1.8%阿维菌素3000倍液;15%扫螨净2000倍液喷雾。